首页 工作动态 漯河史志故事 党史人物 古代人物 革命遗址 文物古迹 精神文明 阳光漯河 史志成果 机构设置
首页 > 漯河史志故事
漯河史志故事  
冯玉祥将军抗战时期舞阳行
发布日期:2024-06-07  发布机构:  保护视力色: 【字体:

冯玉祥将军的河南情结

 “河南人是最纯良的,忠诚勇敢,勤劳朴实。一九一三年(民国二年),我在郾城县招兵,像田金凯、马式彬他们,都是那年招来的。一九一七年(民国六年)在归德府商丘县招兵,一九二二年(民国十一年)在河南当督军,一九二七年(民国十六年)在河南当政治分会主席,又是河南省政府主席。多少次都同河南人在一起,可以说我除了在保定府住的年头久,其次就是河南了。河南的父老兄弟们,知道我最深,我知道他们也最深。”这是冯玉祥在《我的抗战生活》讲述的。

冯玉祥将军对漯河有着特殊的感情,他曾多次来郾城招兵。1938 年 6 月 14 日至 22 日,冯玉祥来到舞阳,在这里停留了八天。

冯玉祥,字焕章,安徽巢县人,是民国时期的军事家,爱国将领,清末入淮军当兵,后投北洋军,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。九一八事变爆发后,冯玉祥积极主张抗日。1933年 5 月,与吉鸿昌、方振武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。193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。抗战爆发后,要求组织联合政府。那么,冯玉祥为什么在这个时侯来到舞阳呢?这还得从当时的形势说起。

1937 年 7 月 7 日,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,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武装侵略,中国人民奋起抵抗,从此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。卢沟桥事变爆发后,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采取片面抗战的路线,造成国民党战场大溃败,平津沦陷后,华北战场的侵华日军以平津为据点,兵分三路沿平绥、津浦、平汉铁路向整个华北进犯。8 月下旬,日军沿平汉路南犯,9 月18 日河北涿州即告失守。涿县防线崩溃,国民党将领刘峙放弃保定南逃。9 月 24 日保定陷落。10 月 10 日,国民党军队撤出石家庄。从石家庄南进之敌,连下邢台、邯郸,渡过漳河,于11 月 4 日攻陷安阳。这是河南沦陷的第一个城市。至 1938 年 2月,豫北全部沦为敌手,1938 年 5 月 19 日,沿津浦铁路南犯的敌人占领徐州后,沿陇海铁路西进,于 5 月 26 日至 30 日连陷虞城、商丘、宁陵、民权、睢县。6 月 6 日河南省会开封失守。日军直犯郑州东白沙,中原重镇郑州岌岌可危。9 日,国民党当局为了阻滞日军的进犯,下令炸开了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。在抗战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,冯玉祥将军视察阵地,从江防要塞到鄂东北地区麻城黄陂等地,1938 年 7 月初,视察河南,经信阳确山泌阳来到舞阳,再去叶县、禹县、许昌、郑州等地。沿途查看驻军防务,阵地工事,访问民间疾苦,发动民众抗战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舞阳县成立了抗日青年救国会,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,中共舞阳县委以青救会为桥梁,团结和带领全县各界群众掀起了抗战以来救亡运动高潮,这一运动成为舞阳近代史上最广泛最深入的一次群众运动。中共舞阳党组织在这一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,建立了七个区委,党员发展到 500 余名,青救分会、支会遍及全县各城镇和农村各中小学校,会员发展到 6000 余人。舞阳有着良好的抗日救亡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,抗战救亡工作成为当时河南全省的典范。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成立大会于 1938 年 6 月专门在舞阳召开。冯玉祥将军在视察防地时特地到舞阳进行抗日宣传。

声情并茂的抗日演讲

1938 年 6 月 14 日,这是一个炽热的夏日,冯玉祥是从泌阳到了舞阳县南部王店街(今舞钢市的王店街)。在关帝庙戏楼召开大会,冯玉祥叫他的排长到庙对门的福音堂借了几条板凳,并亲自搀扶街西头一个叫冯学勤的老人坐在板凳上,他在王店邮政局李子贞先生的陪同下,带领他的排长和卫兵登上戏楼讲话。他自我介绍说:“我是冯玉祥。”“木要有本,水要有源。木无本则枝干枯萎,水无源则河流干竭。我们广大民众就是木本、水源。”四五百人的会场上鸦雀无声,他向人们讲了日本人的“三光”政策,说:日本鬼子不但灭亡我们的国家,还要灭亡我们的种族,我们快要当亡国奴了。号召有志青年从军抗日。他还讲了人民战争,说:“不能光靠政府抗战、军队抗战,更重要的是全民抗战,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人人有责任抗战,人人也有权抗战,老百姓都起来了,日寇必被淹死在人民的海洋里。”冯玉祥将军在《我的抗战生活》中这样描述:“这一天,我在这个镇的一个戏台上(关帝庙戏楼)跟他们讲话,到的人很多,也是说非抗日不可,要对得住祖先,要对得住子孙,只有拼命去抗日。说着说着台底下喊起来了,都愿意去。跟我去的人,看见这种事都觉得非常稀奇,怎么回事呢 ? 有人告诉我说,离这不远的一个镇上,那里有二十几个跟我当过排长、连长、营长的人。百姓们都知道,跟着我不识字的可以识字,不会写信的可以学会写信,有许多在家里不守本分的,到军队几年以后,变成很规矩的人,并且是一个忠于国家、孝于父母的人。这样一年一年的相传久了,他们都知道当兵可以救国家,并可以救自己。所以,来得非常踊跃。我就叫张公干把他们都编起来,带到张自忠将军那里去。”

15 日上午,风和日丽,冯玉祥经过尚店来到接官厅,住在临街路南三间瓦房内。下午,冯玉祥在村街中路南召集群众大会。参加会议的约一百多人。冯玉祥神采奕奕地健步走上门台,用目光扫视一下会场,讲道:“人人耳朵里都听说过冯玉祥,究竟冯玉祥是什么样子呢,我就是冯玉祥。”冯玉祥看上去五十来岁,大个子,很胖,身穿重蓝色军装,脚穿一双皮鞋。只听他讲到:“日本人惨无人道,他们用杀一个中国人割掉一个耳朵来比赛杀人的多少。他们把耳朵穿成串子。有那么大的耳朵(手比大的),他是谁的,是八十多老太婆;还有那么小的(用手比小),还是谁的,是三岁娃娃的耳朵。日本鬼子来了,老的小的都杀光,你们说我们抗日不抗日。”听众们由毛骨悚然转为切齿痛恨,愤怒的火焰在胸中燃烧。

冯玉祥讲完话,联保主任王耀九动员两个弟弟和一些青年要求参军,冯玉祥从屋子里出来和他们见面,并摄影留念,还赠书一本。

6 月 17 日,从卸甲店到舞阳县城这天,正是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的队伍自台儿庄战斗撤到这里,人员损失很大,在这里招了两个星期的兵,只招到十几人。冯玉祥知道这个情形,19 日,就在县城西北大操场召开了一个军民联欢大会,到会百姓一两万人,当天,下着蒙蒙细雨,路上的泥浆足有半足来深,每个人的腿、脚、膝盖下边全是泥桨。冯将军站在桌子上,头一句话就是:“把警卫都撤了,请后边的(老百姓)都过来,都上我跟前来,我不怕,没人刺我。过来!过来!”他指示先预备许多板凳,请老先生老太太们坐下。大会上,冯玉祥特别提到:“据我所知舞阳县同我共过患难的人,至少有六千人。”接着向大家讲非抗日不能救国家,非抗日不能救同胞,有热血有良心的青年,都应该从军杀敌。坐在前边的老人们都很高兴,有的站起来说:“我愿意叫我的儿子去当兵,跟你去吧!”冯玉祥说:“不要跟我去,到庞炳勋的军队,如同跟我一样。”他问人们打仗怕不怕,并说:“不用害怕,小日本,人不多,地方不大,粮食不够吃,我们拿十个人换他一个人,就把他换光了。现在我们又打了个大胜仗。在台儿庄、在临沂,咱们的部队才从那边撤下来,在这儿休息休息,整顿整顿。这是为国家出过力的部队,你们不要害怕,是我的兵,不会骚扰你们。”冯玉祥讲完后一个星期,庞炳勋部就补充了八千多人。冯玉祥后来得知这一情况,深为感慨,他说:“说实在的话,人不说不知,木不钻不透。你不跟人们说清道理,人家怎么会晓得呢?还有一个,那就是历史的关系,人的关系,人与人不同就在这一点。”

6 月 19 日,冯玉祥在舞阳安阳高中、卸甲店也讲了抗日救国的道理,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。据李士凡回忆:“他每讲话,总是站在高台子上,或高桌子上,但总要搬些凳子,给老先生老太太坐着。另外预备一个树枝,树枝上放一个小草帽,草帽里放草,搁几个鸡蛋,以此形象地讲保家卫国的道理。他说:‘人家砍你的树,你不管,只知道保护你的窝和蛋,可树枝一倒了,窝也完了,蛋也完了!’这样讲法,惊心骇目,人人易懂。”李士凡原名李德清,舞阳县王店人,1938 年入冯部当兵,曾任排长,冯玉祥的随从秘书。解放后在中国革命博物院任职。

别开生面的抗战饭

冯玉祥将军在舞阳县城,住在东大街县政府后院东华庭。他自带炊事员,到那里不派饭。为了发动抗日,他特意安排在城隍庙,召集舞阳县各界人士,让住舞阳的国民党部营长以上官长参加,吃了一顿抗战饭。怎么叫抗战饭呢?就是一饭一菜一汤,菜是猪肉白菜一大碗,饭是蒸馍,汤是熬红豆稀饭。特别之处就是将蒸馍上边戳上“抗日保家”几个字。冯玉祥将军说:大家辛苦了!今天我请客,你们在前线打了这些日子,非常艰苦,我都知道。今天咱们在一块聚聚餐,说不上慰劳吧,咱们政府没有钱,只有在一块吃吃饭,觉得心里好受。本来嘛,作战完后和大家见见面,这是很必要的,没有好吃的,请大家多包涵。校官们一看,所用的碗,比平常的大两倍多,接着他又操着保定腔说:“这菜,有人给你端,这馒头,你得亲自来领,一人四个馒头。”冯玉祥坐在旁边,亲自发馍,他跟前搁着戳子(印记),每个馍都打上了戳。大伙领回馍来,谁也不敢先吃,等冯玉祥下令。冯玉祥说:“都领齐了吧!我先说明,吃!咱们是狼吞虎咽,跟打日本人一样,拼着命吃,增加点抗日力量。不过还有一样,吃不完别强吃,剩下的,给咱们弟兄们捎点抗日食粮,叫他们也尝尝。现在开饭!吃!”于是大家就吃开了。人们感到特别的新奇和高兴,一面吃着,一面说着。冯玉祥再次讲话发动抗日,他说:“这次咱们在台儿庄打仗,打得不错,敌人伤亡很大。当然了,我们伤亡也不小。你们在右翼,在临沂打得更残酷。我们现在就是转移。我们消耗敌人有生力量,不是为占一地争一城。现在撤下来,整顿整顿补充补充,准备再干,我们越打越有经验。你别看他有飞机、大炮,又有机枪,又是观察气球,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,就凭我们的热血,也能战败他。最后胜利是我们的。你们信不信?”大家齐声答:“信!”冯玉祥见大家情绪都很激昂,非常高兴,就接着说:“你们信,我就放心了!”吃抗战饭,鼓舞了前方撤下来的四十军官兵,使他们感到自徐州方面退下来,今天算是得到了一点温暖。

参加吃抗战饭的还有舞阳青救会的领导人胡田希,1938 年12 月至 1940 年 4 月间,曾任中共舞阳县委书记。冯玉祥将军到舞阳时,他作为青年救国会的负责人,见到了冯玉祥。胡田希回忆吃抗战饭的情景时说:冯玉祥将军说:“馍吃不完了也不要紧,把馍皮带回去就行了。”他和青年救国会的其他常务委员苗保泰、张复生、柴凯等到西关迎接,柴凯由于当时激动,右手拿着报纸,伸出左手去跟他握,冯玉祥说:“把报纸换在左手,用右手。”冯玉祥到城隍庙看望青年救国会成员,为青年救国会《救国三日刊》报纸题写了“救国三日刊”刊头,下边印了冯玉祥的一个印章。当时救国三日刊发行好几个省,宗旨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,宣传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推进国共合作,唤起民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。

亦勇亦义,心中装着贫苦百姓

1938 年 6 月 16 日上午 9 时许,冯玉祥离开接官厅到庙街,住在临街高老五家。庙街当时是牛郎乡公所,冯玉祥一到,乡长闻讯赶去求见,被冯玉祥拒绝了。当地的一绅士人物,穿一身纺绸大衫,头戴硬壳夏礼帽,手持文明杖,摇摇摆摆去见冯玉祥,卫兵给冯一说,冯隔帘一看是个绅士,断然拒绝接见。这个绅士刚走,农民张金木,戴个大草帽,穿个破裤头,到庙街修锄头,听说冯玉祥来了,前去相见,门卫刚要拦住,冯玉祥将军在屋里说:“让他进来。”起身热情相迎。

第二天,冯玉祥离开庙街前往卸甲店,走到庙街白庙岗,只见许多群众满身汗流正在修路,就下轿问道:“民工们辛苦了”。冯玉祥平时最爱栽树,到庙街他亲眼看到因修路而伐树,心里很不忍,问谁叫你们修路的,怎么大热天的这时要修。民工们回答是乡长派来的。立时让人去叫当地乡长问话,乡长和那个区员都来了,冯玉祥十分生气,说:“你们从不体谅百姓的苦处,动不动调遣民工服役,影响农活,今天修这路就是实例。你们伐百姓的树,毁百姓的地,毁百姓的庄稼,这些一律由你们个人赔偿。说起来是给我修路的,叫百姓骂我,现在你们就叫民工停工回家。”随后民工们开始动身回家,一路上都在说冯玉祥的好处。

6 月 20 日,冯玉祥会见邢舟子的情景也很有戏剧性。邢舟子是舞钢市枣林乡张卜村邢庄人,他在清朝新军中当过正目(班长),冯玉祥在他班里当过兵。后来冯玉祥和邢舟子结拜为弟兄,称邢舟子为大哥。邢那时不当兵了,在家务农,听到冯玉祥来舞阳的消息,就到舞阳县城去找他,邢头戴一顶草帽,上身穿一件带补丁的白土布衬衫,下身穿一条老蓝布裤子,趿拉着一双破鞋,叫花子似地正在街上走,猛然间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肃然地停立在路两侧。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过来几个警察赶他,说是冯大人来了。“哪个冯大人?是不是玉祥?”警察以为他是个疯子,把他往外一推。他又急又气,嚷道:“我是找玉祥的,俺多年不见了!”正在这时,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便衣的胖大个儿走来。胖大个儿听到吵嚷声,扭过脸来,朝邢审视了一会儿,几步跨过去,伸出手臂,拉住了邢,洪钟似地喊了一声:“大哥!”围观的人都惊愕地瞪大了眼睛。几个推邢的警察吓得赶快立正。原来这个胖大个儿就是副委员长冯玉祥。冯玉祥拉着邢的手,一同进衙门,吃饭必请他上坐,散步必携他同行,敬如上宾,亲如兄弟,还在县衙后院照像留念。县衙门的官员拿钱收买邢,想请他在冯玉祥面前说几句好话,引荐引荐,邢却有个怪脾气,来路不正的钱一个不收。冯玉祥知道后大加赞赏,知道他很穷,光棍一人,就送他一笔钱,让他成家立业。

 

 

(作者:张翠华)


【返回首页】 【关闭】
| 网站地图 | 网站管理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
主办单位: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
地址: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翠华山路99号
办公室电话:0395-3132154
技术支持:漯河煜丰科技有限公司
fffffff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