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工作动态 漯河史志故事 党史人物 古代人物 革命遗址 文物古迹 精神文明 阳光漯河 史志成果 机构设置
首页 > 漯河史志故事
漯河史志故事  
漯河的“正月十九故事会”
发布日期:2024-07-26  发布机构:  保护视力色: 【字体:

一般来说,正月十五过后,春节算是过罢了。但在漯河,一直有过完“正月十九”春节才算结束的传统习俗。

“秧歌旱船焰火红,狮子扑门竞欢腾。从来河上街有约,正月十九闹花灯。”这是在许多漯河人中流传的一首诗,诗中描写的场景正是漯河“正月十九故事会”。

漯河的“正月十九故事会”为豫中南地区所独有。明清时期,这里就是中原南北古驿上的一个渡口和沙澧河漕运的码头。1906年(北)京汉(口)铁路通车后,漯河由于水陆交通便利,四方商贾云集建立商号,天津、上海、武汉等地的商人都到漯河来收购粮食,郑州、新乡等地和河北省的一些面粉厂也来漯河收购小麦。因而,漯河附近西平、遂平、方城、上蔡、西华等地的农民都来漯河销售农副产品,在漯河形成了一个农副产品集散地,有“日过千石”之说。当时漯河为镇的行政区划,隶属郾城县管辖,西距县城约3里路,并隔沙河相望。随着漯河工商业及转运业的快速发展,常住及流动人口迅速超越郾城县城。因为每年传统元宵节活动是正月十四至十六,为了避免与官方举办的活动相冲突,漯河镇的商会就决定将元宵节的欢娱活动延期为正月十七、十八、十九三天举行。大约在民国初年(1912年左右),“正月十九会”逐渐约定俗成,并形成了特有的“十九会”。每逢节会,郾城及临颍、西华、商水、西等县的民间艺人都汇聚于此,艺人们耍龙灯、舞狮、高跷、旱船、肘阁等,传统“社火”表演应有尽有。他们走街串巷,载歌载舞。每当行至较大店铺前,店主要燃放鞭炮,在门前拦路放一长凳,表示欢迎。演出结束,需封赏钱、纸烟、点心等表示谢意。前来赶会的人群摩肩接踵,常常数以十万计。

另有一说是:漯河的商家大多数是附近各县乡的人,习惯元宵节回家团聚。元宵节后,这些商家邀请家乡的故事班到商行玩故事,商行安排食宿。农历正月十七日在自己商行门前表演十八日、十九日由店主带领故事班到有业务来往的商店门前表演,既有助兴之意,又表达道谢、叩拜之情,效果很好。来漯河表演的故事班一年比一年多,规模一年比一年大。故事班都想获得好评,就各自准备一些“绝招”吸引观众。漯河商务会研究后将这一习俗定名为“十九会”。

1935年2月出版的《大华晨报》登载的《漯河十九会之花絮》中说“当时郾城城内尚较漯河繁荣,四乡赴会者,斯日(元宵节)多往城内,来漯者较少,改期十九盖以避免抵触而广招观众也。迨及漯河生意日渐发展,而历年来之‘十九会’,其热闹状况,较城内之元宵节更为繁华十倍也。唯往年偏于寨内,以后三年来,寨中大商店均移至车站,因此‘十九会’之中心点无形移至车站。”

从1915年起至今,“漯河十九会”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了。80多年前,《大华晨报》记载“漯河十九会”的盛况,现抄录两段,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......会者开始出动,摩肩接踵,络绎道上,漯河市面上顿呈现繁荣,各商店装潢门面设置唱机 , 引得一股村老、村少、村姑、村婆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东张西望不已......日来,两台大戏又演,各处均万头攒动,异常拥挤,而各种故事,真是五光十色,目不暇接。

除城内元宵节所有之狮子、罗汉、竹马、高跷、二鬼板跌、龙灯之杂耍外,尚有本地扮演及外方参加之旱船、肘个、驮个、武术、彩架、老背少、魔术、打老虎等十余种之多。各组演员均异常卖力,武术用真刀真枪,神出鬼没,博得彩声不少。驮个多是八九岁之男女孩童扮演,下有人驮起,舞姿婆娑,宛如凌波仙......“十九会”还是妇女解放日,而女性中尤以乡间女占多数。她们终日在家劳累,今日放开胸怀到漯河玩赏一番,可算是生平难遇的解放日子了。

在郾漯道上观看,一路大小车辆源源而来的都是此辈斋公们。到达漯河后,有许多人夜晚没有地方住宿,竟成群结队挤在商号的屋檐下,但他们还不觉其苦呢......马路街、老街人山人海,几无隙地。某少妇携一子,约八九龄,当行至卫生塘门口时,其子忽不知去向。该妇人拼命挤出,且行且呼,满面泪痕,状若疯狂,适有一脚夫向该妇人报信,言见一小儿在票房下哭泣,可往认领。该妇人闻讯疾行觅至,则为一不相识之女,大失所望,乃转身呼喊而去。

城东高跷会,行至东站老街,中有扮旦角者,媚态惑人,因演唱颇久,汗珠涔涔,如雨后梨花。适一女郎年方二九,立视良久,心为之醉,正出神间,忽闻该旦角喊着要手巾擦汗,该女不假思索将香巾奉送。观众一阵哗笑,女面骤赤,不雕其羞。同行三妇,似嫂娣行,一时情急,高呼瑞妮,解围而去。

这些记载,对漯河历年之“正月十九会”的盛况记述有一定代表性。

“正月十九故事会”形成以后,对招商搞活经济、活跃百姓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《漯河史话》中称赞道:“漯河人创立的‘十九会’,可谓民间表演的艺术大荟萃。”逢会期间,前来表演的故事班曾达200多个,玩故事的和看故事的人挤满了大街。表演的故事有腰里头舞、斗蟾舞、闹伞舞、狮子舞、蛇龙舞、高跷、旱船、老背少、二鬼摔跤、刘海戏金蟾、竹马、抬花轿、推小车、扑蝶、八间楼和肘个等,现代的表演形式有秧歌、腰鼓、打花棍等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市政府责成文化、公安等部门精心组织,或举办民间文艺会演,或举办灯展,或燃放烟火,盛况超前。

1986年漯河市升格为省辖市后,每年的“正月十九会”期间都会举办彩灯展和民间艺术大赛,为“正月十九会”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色彩。

如今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漯河的“正月十九会”,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变化。虽然民间艺术大赛仍举行,但在单位、企业门前玩故事、讨喜庆的场景已逐渐成为一种回忆。

不过,漯河市一些乡村仍然保留着“正月十九会”的习俗,在那里仍能看到热闹喜庆的场面。


【返回首页】 【关闭】
| 网站地图 | 网站管理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
主办单位:中共漯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
地址: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翠华山路99号
办公室电话:0395-3132154
ICP备案:豫ICP备19031060号-1
技术支持:漯河煜丰科技有限公司
ffffffff